首頁 >
|
「專訪」敞開垂直向度,植入加州即景!台北 44 坪複層洄游之屋 - 弎見設計
|
2023-05-26 編輯 Sunny 人氣 186 |

屋主一家在美國居住了十多年,如今,舉家搬回台灣定居。面臨環境的巨幅改變,夫妻倆希望新居能植入當時在加州生活的種種況味,讓孩子們感到熟悉且自在。
與其深究各種美式風格,或探討何謂體現加州風情的設計元素,弎見設計 將視角拉回生活本身。從屋主一家的生活照中尋找蛛絲馬跡,擷取他們曾經的居家風景,像是週末烤肉夜、週五電影日或任何有親友相伴在側的時刻;那些不經意卻被捕捉下來的記憶片段,都成了構思這間複層住宅的線索。
本案「垂直洄屋」的核心在於互動,直面的卻是空間裡的種種限制,因而跳脫傳統住宅單元的平面觀點,擘劃美式大宅各自獨立卻又相連緊密的共處節奏 —— 或許是沐光下閱讀、料理中療癒,也許是工作裡埋頭,耳語間的聲響是恰到好處的陪伴距離。

於是,設計團隊在量體間的堆疊、交錯,牆面的分割、串連,異材質間的張力、交融之中,以挑空、大膽用色和多元燈光計畫,帶動場域的垂直交流,落實領域間的無拘與自由。

原屋況其實存有空間壓迫、採光不足等問題,而本案主軸在於「回歸」,打開空間的對話性和通透採光,找回住宅本有面貌。
這麼做正是因應屋主一家的日常狀態,試著想像:爸爸在書房工作,媽媽在餐廳看書,姊弟在客廳沙發和臥榻上閒聊,即便身處不同區域,卻還是能感受到你我動靜;團隊想打造的就是這麼一棟家宅 — 就算各處一方,還是彼此連貫著;以剛剛好的距離,勾勒家的溫度。

於是利用挑空展開複層的立體維度,加以陶磚牆、書櫃、電視背牆凸顯垂直向軸線,同時善用木樑、拱形窗口連貫眼界,使之跨越房與廳的框架,貫穿樓層間即景。

陶磚描繪的是曾被西班牙殖民的加州風情,這回透過配色和素材,疊加出異國氛圍的視覺重點,還有出現在各角落的綠色和沙色,皆源自同一脈絡;而這面陶磚牆的存在,是室內垂直與水平軸線的起點,更是匯聚各方目光的重心。
由於全室以清爽的白為基底,因此在材質、顏色,甚至家具選擇上,更能大膽發揮。比起選配成套家具或重複使用單一建材, 本案善用質材豐富表現性, 使領域相互連繫、作用,交織出所謂的「生活感」。

屋主長居國外的生活經驗,深知普照式光源並非必要,因此活用了各種燈飾搭配,藉由點狀式編排,局部輔搭間接照明,以動線和居住者使用情境為基礎,選以各種壁燈、吊燈、立燈點綴;儘管光氛幽微,卻鮮明了一室的動與靜,反而營造出放鬆、舒適調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在挑選燈飾、家具時,並不侷限於特定品牌,甚至是新舊品,保有的是不刻意為之的態度,唯有軟裝和陶磚之間,必須是相得益彰的關係,也因此在尋覓適合的物件時,費了不少心思。

台北 / 屋齡 30 年 / 複層 / 室內 44 坪(共 2 層)/ 格局 3 房 3 廳 3 衛 / 居住人數 2 大 2 小

• 重新建立家的感覺,導入加州居住的習慣與場景
• 希望公共空間是凝聚家庭情感的地方
• 公私分明,給予孩子們適當隱私、私人空間
• 想要有中島、浴缸規劃
甫一入屋,雙眼所見因從高處灑落的陽光而明亮,臥榻凸窗、不規則窗口引流著各來向的自然光,使光充盈滿屋,凸顯著客廳多層次的高度變化。
挑空擁攬了各向採光和視線,於是具穿透性的材質、窗與視覺的穿引被大量運用著,由此消弭樓板、隔牆的阻隔,緊緊地將空間兜在一起,讓互動充滿樂趣與變化。

電視牆透過三座不等高櫃體,使視覺獲得伸展。談及比例拿捏,設計師表示,依據收納需求和使用方式,並以輕重色彩區分橫向層板、縱向量體,是掌握視覺和諧性的關鍵;此外,也特別放緩了屋頂斜率,轉移窄而高之格局所帶來的莊重感,讓客廳成為休閒別境。

沙發背牆以大面積的留白,把焦點留給兩樓高的書牆,並在進門當刻抓住了所有目光,示意挑空表現;櫃內細長的分隔對應著陶磚語彙,緊繫屋內兩道主牆景。

臥榻區善用凸窗條件,並以深黑描繪,弱化邊際感,此一選色接連串接起電視牆開放櫃、玄關大門、樓梯扶手和餐廚區的窗框、畫框,帶起水平向交流。
當客餐廳橫向攤展了公領域的視軸,拱門在遠處收斂著窗面,聚焦了光的指向,使餐桌四周的熱鬧情景更加亮眼。

圍繞木桌旁的是不成對的餐椅和現代風吊燈,還有屋主收藏的畫作,用熟悉的日常物件連結家的情愫,訴說著:有生活和家人的地方,就有家。

架高木地板有如一座光室,疊加了放眼所及的畫面感,若定睛一看,便能發現中島沿之推展,使洗衣房在無形中,也成為聯繫餐廚區的要角。

儘管中島尺度不大,卻隨著站位的轉移,傳遞了各向度交流,大幅提升趣味性,而料理區內的 L 字動線,亦是善用梯下畸零,置入電器櫃、冰箱和儲藏室,滿足一切所需。
屋主對更衣室、四件式衛浴規劃的念想,在把一房合併於主臥後,有了充足餘裕,於是以玻璃推門隔界更衣、梳妝用途,拓出寬敞空間感,同時注入光的流動。

一抹綠隨直拼木板落下床頭主牆,奠定寧靜氣息。

主衛浴藉由向房內拓展,實現獨立浴缸的配置,同步伴著沙色礦物塗料、人字拼磁磚與金屬條勾勒,以輕柔色調鬆綁緊繃神經,沖散了一身疲憊。

拾級而上,來到那方眺望客廳的平面;此處以陶磚延續直向軸線,接連垂直書牆,形塑男主人主要辦公書房,氣窗旁也推出如咖啡廳般的吧台座位,如今成為孩子寫作業、父母喝咖啡休憩的地方。

跨越拱門後,特意保留了既有的大理石鋪地,混搭由窯變磚砌起的祖母綠中島,偕同一旁為廁所引入採光的玻璃磚牆,任異材碰撞出異國風情,相接落地窗外寬敞的露台,使例行的週末烤肉夜,一如既往。

天花木樑撐起了領域輪廓,將視線導引至一方餘白。兩扇綠色門片襯著自由擺放的家具、燈飾,隨性定義著場景機能,也保有一面投影白牆,拉開電影夜的帷幕。

陶磚、胡桃木實木板、礦物塗料、花磚、窯變磚、實木皮、鐵件、長虹玻璃、超耐磨木地板

弎見設計
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402巷2弄10號1F
電話:02-2768-0658
Email:info@hupodesign.com.tw
FB:facebook.com/hupodesign/
IG:instagram.com/hupodesig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