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室內設計 > 獨棟透天
|
「專訪」古雅樸實的靜好歲月!台北 57 坪挑高山居退休別墅 - 潤澤明亮設計事務所
|
2020-12-23 編輯 Sunny 人氣 11,051 |

本案女屋主在踏入古稀階段後重新審視宅邸,原本「合身」格局隨著兒女成家旅外,閒置了偌大空白,於是委請善於營造生活質感的 潤澤明亮設計事務所 為之翻新,希冀家能反映她平凡而充實日常:保持運動習慣、不忘與三五好友敘舊、從蒔花弄草中找到怡情樂趣,過上含飴弄孫日子。
人生來到走緩生活的階段後,並無因此百無聊賴,屋內哄堂笑鬧聲與窗外蓊鬱庭院相映成趣,一家三代團聚餐桌旁,細品廚師大展身手的舌尖好味,清爽朗闊佈局有如展開過去和未來歷程,迎來流暢緊密的情感互動,木紋與石材擷取山色氣息,寧靜沈穩色調容下老件歲月鑿痕,編織一室脫俗逸韻。

除了加強建築防水外,增加室內空間採光與空氣流通也是必要手段,本案透過敞開餐廚領域、擴大樓梯面寬促進樓層間對流,並盡可能爭取有對外窗的衛浴,同時以吊隱式除濕機補強,更大量運用珪藻土塗抹全室天花和壁面,地材亦選用防潮且穩定性較高的海島型木地板,達到防潮除濕效果。

此案前後院共佔地 32 坪,因此連結室內外尤為重要,我們保留望向前院的客廳落地窗,並在餐廚區與後院間再擴增一道落地窗,拉近庭院與屋內距離,更改善樓梯面寬,以通透視線促進前後院之間交流;此外,為了提高庭院使用率,思量屋主喜歡喝花草茶和插花,特別加入香草和苔球重整植栽造景,並在後院增闢插花工作室和洗衣房,同時增設鞦韆,讓偶爾造訪奶奶家的孫子們有個嬉戲小樂園。

台北內湖 / 屋齡約 17 年 / 透天宅 / 室內 57 坪 / 格局 4 房 2 廳 3 衛 / 居住人數 1 大

* 可同時容納多人的廚房
* 提高餐廚之間關係
* 降低閒置空間
* 預留一間客房
仿古面石紋地磚油然展開靜謐穩重氣質,灑落光線遊走在樸實肌理中,B1 餐廚是屋主生活重心,因此在卸下套房和客浴隔間,以拉齊走道方式,將遊戲房與客浴推齊一側,再利用儲藏室收整畸零處,重塑方正開闊且視線無阻的社交場域。

坐在長 3 米的十人座餐桌旁,一眼望透二字型廚房忙碌穿梭身影,黑灰木紋混搭廚具沿牆推置寬敞料理檯面,相襯仿清水模壁磚,同步製作雙門木櫃隱藏兩台冰箱量體,大份量櫃體因和諧相容配色,修飾了開放式廚房可能帶來的雜亂感受,流露樸質自然況味。

黑賽麗石中島從旁銜接吧檯座位,揮別圓桌配置,大氣宴客空間儼然展開,實現年節兒孫同堂的歡愉光景,同時顧及兒女看顧小孩需求,遊戲間裝設透視鐵件滑門彈性串起與餐廚空間,扭轉過去狹窄且晦暗安排。

循梯而上,石紋地磚轉化過道與客廳界線,而寬幅增大的樓梯承接落地窗豐沛採光,延展日光觸角,襯映客廳灰階色調,水波紋珪藻土壁面鋪陳沙發主牆,描繪簡約素雅情境;設計師亦善用一旁鋪設木地板的過道轉圜處,另外於沙發背牆裝設扶手,方便屋主做瑜伽訓練。

鑑於屋主習慣,客廳使用率較低,主要以簡易家具擺設,挑選線條簡練、中性色彩桌椅,局部選用軟橘色調挹注一抹溫煦氣氛,並捨棄窗邊臥榻,讓落地窗景成為廳區主角。

卸下夾層樓板,並將冷氣與管線一併包覆於天花中,維持既有 5 米挑高格局,房內以灰階渲染,採用藍灰色珪藻土鋪展牆面,相佐灰色軟件與灰棕色木料,定調寧靜舒適情調。

客房預留予偶爾歸國的大兒子一家,因此拆除 L 型書桌,以一家四口入住為考量於窗邊導入臥榻,下方抽屜隱藏一張床墊,有如子母床般設計使房內得以再容納兩位小孩,同步帶入收納櫃與層架推齊床頭背牆,消弭柱體貫穿床頭疑慮。

步上二樓後,深棕色橡木地坪由過道串連書房領域,一旁灰色珪藻土壁面擘劃琴房分野,汰換過於沈重而變形的拉門,改用鐵件與灰玻彈性劃定互動關係。

在了解屋主收藏化石興趣,在窗邊配置半腰高度的展示抽拉櫃,同時根據屋主大量藏書,設置開放式書架,木質系統板額外導入灰玻,加強水平與垂直面承重量,亦讓書籍能系統化分門別類,框構足量 L 型置物櫃。

藍灰色壁面和光線相互搭擋,將寧靜大海搬入屋內,展開敞朗無邊印象,設計師還原天花高度後,屋梁帶入刻溝分散份量感,床頭運用珪藻土描摹淡淡橫木紋理,同步以齊梁深度推出置物平台,烘托素雅無壓景序。

臥房將原本散落兩處衣櫃聚集起來,同步推移至屋高較低的床尾地帶,藉由灰玻滑門增闢步入式更衣間,內部亦裝設暖風機,確保年長的屋主不會因為換衣溫差而感到不適。

一改過去侷促感,衛浴向原始衣櫃位置拓展,滿足無障礙規劃,且利用珪藻土鋪設天花並架設暖風機,輔搭暖色石紋止滑磚堆疊對外窗日光,改善僅靠山區的濕氣問題,烘托乾爽明亮沐浴環境。

開放式淋浴間以排水性良好的馬賽克磚,及擋水設計劃分乾濕區,窗邊另外新增屋主喜愛的泡腳池,對坐式座位以舊檜木包覆散發悠悠木質清香,方便屋主與姊妹共享泡腳時光。

本案最大的改變便是從樓梯著手,由於室內空氣難以流通且視覺穿透度低,設計師將既有樓梯面寬尺度加大 4 倍,貫通氣流和領域關係,並顧及長者安全,加深踏面、降低踏階高度,再藉由單一化動線安排、重疊過道機能,例如設置瑜伽扶手或作為練琴房,創造放大的空間感,讓屋主舉辦多人聚會時,具備更有彈性且寬闊活動範圍。

重新調配格局後,善用畸零空間創造室內足量儲物能力,以收齊壁面方式增加儲藏室,各區於柱體間靠牆置入收納櫃,讓時常招待親友來家裡作客的屋主,能輕鬆明瞭地收整一切物品。
家具選擇上多選用消光材質,以質樸外型和俐落線條為主,讓每一件家具皆能自然融入屋中,營造舒適自然而不過度張揚的環境。

全室選用 3000k 嵌燈大範圍勻亮空間,而光線昏暗處與暗角則輔以投射燈疊增光氛,或局部搭佐立燈或吊燈點綴層次,另外,考量屋主夜晚行走安全性,亦於梯間設置小夜燈,完善居家細節。

海島型木地板、進口磁磚、石英磚、賽麗石、系統板、珪藻土、鍍鈦金屬板、灰玻

為了呈現窗外山景和庭院植栽景觀,選用低對比色彩塑造室內環境,以低調穩重色彩和消光表面,將視覺焦點推置蒼翠窗邊,為空間注入山野的蓬勃生機。

潤澤明亮設計事務所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743巷1弄1號
電話:02-8785-0806
Email:liang@liang-design.net
官網:www.liang-design.net
FB:facebook.com/liangdesig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