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持續開發,人口朝都會密集區群聚,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棟建築都靠得好近,零距離接觸可不適合用在這個地方,踏入前、後陽台,馬上看到隔壁鄰居一舉一動,為了隱私乾脆加蓋遮蔽圍籬,或者利用 24 小時緊閉窗簾遮擋,阻隔對外視野,也讓建築外觀醜化城市,正在選擇新家的你,會希望自己住進什麼樣環境?當然最好保有空間私密性同時又能看到大片綠色自然景觀,令人感到舒適放鬆場景。跳脫傳統建商以盈利為目的,大硯建築 提出符合環境共生想法,早期建築方方正正,遵循盒子堆疊概念,在受限空間裡盡可能增加最多戶數,卻忽略住戶本身「舒適性」,大硯建築則引入「與自然共生有機建築」觀點,順應土地原本條件發展,為每間住戶提供生活於自然、居住綠地、充分享受日照,彷彿我家就在公園的型式。這次很開心邀請到總監 Jackson 透過實際建築作品,分享如何將綠生活落實於住宅裡,讓家擴大成為有機建築裡一部份。
公園對於建築來說絕對存在加分效果,也是許多人買房時重點考量,巴黎、倫敦等歐洲城市除了古蹟令人羨慕,幾乎只要轉角皆可看到大大小小綠地、林蔭大道,結合生活與城市景觀。反觀台灣,少有自然景致不說,大樓緊密相依,甚至連私密空間都得自己捍衛,即便附近就有公園,也必須走出去才能享受。為了解決兩者間平衡,大硯建築從取得土地便開始思考,將有機觀點帶入,面對不同基地條件與都市,如何讓環境給予生活場域正面回應,即是使更多綠色自然進駐家裡。以最新建案「五五侘」為例,打破傳統規劃樣本,直接在建築外建造公園,種植大量植物,呼應鄰近綠地,利用 300 坪土地作為開放式綠化空間,不單住戶可使用,更邀請城市裡的人一起共享。而這些高低樹木綠地同時成為絕佳隱私遮蔽,轉化成理想生活形態,呼應大硯建築一直期望的「由一棟住宅建築做起,慢慢影響改變城市面容」。
面臨狹小建築基地,還有可能落實有機概念嗎?當然可以,而且正因巷弄密集,才應該透過自然植物大量栽種,舒緩、柔化過於緊繃街道,增加城市綠色點綴!大硯建築順應地形,嘗試將座落靜巷住宅的「俬見方」向內退縮,並以大地色系建材打造寧靜低調氛圍,運用少有車輛經過優勢,捨棄最大容積率,透過植栽取代實體圍籬,無論處在戶外或室內,皆能享受放大穿透感,消弭街道狹窄、附近高樓過高阻礙壓迫,大幅增加建築視覺寬敞面積,讓住宅大樓成為自然般的「動態建築」,產生有趣互動式外觀體驗。
住宅是絕大多數屋主花費最昂貴、需要思慮再三的投資物,當然該全盤性考慮,而非只單純因為好看、價格、地段,更應進一步思考內部空間結構配置,畢竟真正直接影響是入住後生活!家具佈置、內裝設計都可以靠日後安排改變風格,建築格局則是購入後就拍板定案,絕佳生活環境絕對不脫與自然相關的有機狀態。譬如說空間內「大面積開窗搭配開放式規劃」,迎入更多向陽面積,光線得以自由進入,並從中營造良好通風性,達到實質功能面向。此外大硯建築針對基地特性,增設「內縮式陽台」變成半開放式房間,擺放自行車、種植綠色植物隨意自行運用,不怕被鄰居看到,顧慮隱私性同時,在家保留一個給陽光與自己的位子。
你有多久沒有去旅行了?工作忙碌壓力太大,緊繃生活接續不斷,說真的,住在城市裡很難想像放鬆悠閒感,真希望一下樓便彷彿走入郊區,離自然更近些。試圖形成「社區度假氛圍」,大硯建築的「俬見方」建案,運用大量木材堆疊出森林情境,木頭香氣瀰漫空中,加上大量植物栽種以及石頭、原始建築,天然芬多精舒緩身軀,回家就好比進入另個林蔭城市。而一樓大廳更設置大理石中島廚房,開設多種社區活動,提高生活品質,也增加更多樂趣體驗。
成立於 2008 年 4 月,秉持人、空間與都市環境共好心意,持續蓋築適宜居住舒適環境,「選擇走一條人少的路,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從第一個作品「二十二間堂」推出,陸續發表「四十八章」、「三十二品」、「二宅」、「如一」、「俬見方」、「五五侘」,透過建築創造更美好生活。強調住宅出售並非結束而是展開服務交流,多次與國際知名品牌聯名舉辦活動派對,包括蘇富比、佳士得、軒尼詩等,邀請住戶一同慶祝、分享生活,從交屋開始變朋友,落實「大硯,一直都在」的理念。
更多 大硯建築
@官網 @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