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空間能一窺屋主生活品味,正如同部落客 A. 在巴黎的家,以純淨的白海納一切可能,從友人藝術品、市集中淘選小擺件至年代久遠古董櫃,都適切吻合空間溫柔韻律;也象徵她廣涉藝文、時尚與旅行,多元層面與明亮靜謐的白如出一徹。
自日本搬到法國五年,A. 一開始在巴黎的落腳處就選在瑪黑區,從前租屋處搬到目前公寓也僅在鄰近街區,作為橫越右岸的第三、四區,這兒自有相當程度巷弄魅力,轉角皆是幽微一景。「當初就蠻喜歡瑪黑區的環境,加上附近剛好有出售物件,評估整體環境後就下手了。」A. 與我們分享這段故事時,也不忘提到當初裝潢的種種畫面:「裝修時間大概半年,格局方面是自己規劃的,考慮到整體採光性,我選擇在右側多開一扇窗。3D 圖則是請日本設計建築師朋友繪製,當初最主要亮點就是廚房與客廳相接的地坪,地面採用法國 Carreaux Mosaic 灰色調六角地磚,以白、淺灰、深灰及粉白四色組成,雖然與人字拼搭配施工難度較高,但最後成果出來確實非常喜歡。」至於風格與動線怎麼安排?往下看更多關於她在 16 坪空間中施展的魔法。
巴黎 / 屋齡 150 年以上 / 居住時間 5 年 / 室內坪數 16 坪 / 格局 2 房 1 廳 1 衛
來到巴黎一開始先借住朋友家,一邊尋找租屋處,最初落腳處也是在瑪黑區,跟現在住的地方不遠。
居家裝潢上,我對於格局安排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廚房為開放式空間,因此將原本隔間拆除,並放大廁所坪數,廚房與客廳間做了個小吧台,平時弄點輕食、咖啡相當方便,大概敲定整體方向後,再請日本建築師朋友繪製 3D 圖,施工與監工則是請另一位法國室內設計師協助。
其實一開始各種想法都有,每種風格都很想試試,對於古董家具行氛圍也很嚮往,但後來覺得實際居住還是簡單乾淨來得好,中性氛圍中埋藏帶有個人特色的生活氣息。
靈感來自旅行時住的民宿、藝術展覽空間、時尚界如 Celine、Jacquemus 或攝影師雜誌、書籍中色彩美感等。
沒有特定呢,比較珍貴的都是來自藝術家或設計師朋友餽贈的作品們,獨一無二且真正無價。
並不拘泥於特定地點或品牌,從 IKEA 到古董市集、友人贈送或旅行帶回的物品等都有。比較喜歡的家具是床,購自希臘的品牌 Coco-mat。
陶瓷作家 Alix D Reynis 在瑪黑的 Boutique、室內設計師 Clémence Rondony 選品店 Mona Market、北歐風選品店 La Trésorerie、已經很出名的 Astier de Villatte 巴黎黎左岸店。我最常逛的是巴黎黎市政府旁邊 BHV 地下一樓的 DIY 專區,偶爾也會晃晃 fleux,想尋寶則會去週末限定的古董市集。
古董櫃子後方挖洞,將網路盒藏起,以及門上金銅小掛鉤、玄關動物大衣掛鉤等。
有段時間大家經常來一起料理、喝茶、小酌聊天到深夜,當時我們戲稱為天上人間。
客廳和開放式廚房的地面接軌處。
書房的規劃不是那麼滿意。目前不定期會有朋友借住,因此其實不完全算是一個人住,如果未來真的能獨自享有全部環境,將會希望全部都是開放式空間,以及增加部分收納區域。
廁所發熱馬桶、臥室床鋪,客廳沙發也十分滿意。
使用率很低的書桌。
晚上窩在沙發上,可以一邊看月亮一邊工作。
收納空間永遠不夠,目前收納區只有走廊較深的櫃體。
在歐洲的房裡裝免治馬桶(笑),當時請日本建築朋友幫忙尋找,終於找到西班牙品牌 USPA,使用起來也相當不錯。
裝修過程很辛苦,可以的話別再重來了(笑)若未來真的還有機會的話,則會想嘗試看看日式風格,有傳統庭院景觀、享受緣廊景致的家。
擁有舒服溫暖合自己心意的小窩,可帶來身心靈健康,生活中不可輕忽。
Photo:Ash Lin、Kumiko Nakagawa
更多 A.
@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