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台中審計新村旁一處幽靜的小巷弄內,兆兆茶苑 由一棟 40 年加強磚造的老房子改造而來。兆兆茶苑主理人 Scott 的父親為烘茶師,經營傳統茶行,因此從小浸淫於台灣茶的工作中,至今累積了 30 餘年經驗,希望能將台灣茶的好,以不同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因此萌發了開設一處茶空間,讓對台灣茶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在品茗的想法,希望將台灣茶業文化深化,並找來了 SOAR Design 合風蒼飛設計+ 張育睿建築師事務所 操刀。
考量到這座茶苑的設立初心,設計師提出了將烘茶空間設計在一樓,讓來客在街上行經時便能聞到淡淡茶香,入門後親眼見到師傅焙茶與製茶的過程,烘茶時滿室茶香與炭焙味,在烘茶區旁設置的茶席最能親身體會。原本封閉的後院也由設計團隊打開,前後院均植樹綠化,打造在空間中猶如處於台灣山間,砌一壺茶的光景。空間中不只是視覺上的美學,也期盼品茗的茶友能夠經驗到味覺、觸覺、視覺、嗅覺甚至聽覺的五感美好體驗。
此空間的設計主軸建立在「變動」上,來自於在山中茶區的體驗及自然觀察的經驗。山中的景色會不斷的變化,雲、霧、光影、花草樹木的顏色與姿態,環境的緩變與純粹,置身其中,反而給予人一份寧靜且豐富的感受。因此設計團隊在老舊牆面上以「磨」、「鑿」、「敲」等手工工法製造出各種接近自然狀態的不同質感:斑駁的、凹凸不平的、孔隙豐富的各種不同質感,同時保留了老屋因為歲月留下的斑駁質感,呈現出視覺、觸覺豐富的表面,搭配大面開窗引進陽光與空氣,光線與氣流打在不同質感的牆面上,呈現「會變動」質感與感受,藉此向自然致意,也呈現老屋最自然不加裝飾的「裸空間」本質質感。
過多的材料與裝飾反而會干擾空間的視覺與質感,模糊空間本質,因此在以「自由自在的靜心品茶」的這個前提下,團隊以「陋室」為整體氛圍與質感的主題,體現「品茶」,不拘泥形式,心靜即可的概念。將所有的材料以不刻意雕琢的狀態下呈現,選用在地容易取得、親民、自然得材料來表現空間。
透明感則是兆兆茶苑另一個重要的設計設定。運用大面開窗、天井引進陽光與空氣,讓光的粒子隨著氣流輕拂在不同質感的牆面上,呈現安穩又豐富的室內風景。設計團隊希望創造可視的「透明感」,將光線與景觀帶入室內,因此運用程度不同的透明材料來表現空間,例如雷射切割的洞洞板、紗簾、玻璃等等。藉以模糊空間與外部自然院落的界線並重新連結,將空間作為我們看待自然的方式與延伸,即使居於室內空間也能感受到陽光或是透過樹影的搖曳見到風的流動。
此間最大的硬體改造在於樓梯的形式,原始樓梯為混凝土折梯,但由於原始樓梯遮蔽過多的視線影響上述的透明感,我們希望引天光入室,因此在三樓頂開了一處天井,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座具備通透感與姿態的旋梯是最適合的設計,旋梯的姿態如同大樹,搭配像彩帶一樣的洞洞板,讓樓梯能轉化為空間中向上飛舞的優美造型。
另外,在戶外選用「燒杉」作為主要建材的用意也是搭配「碳焙」的主題,讓「燒」這個感受能夠延伸並聯想到茶葉,因為大部分的茶葉都與「火」有關係,燒杉能夠呈現原始東方建築文化處理實木乾燥的質感,時常運用在東方傳統建築中,非常適合茶空間,因此選其為主要外飾材料。
茶的文化在台灣深入生活,俯拾即是,它是待客之道、也是自身靜心的途徑、更是團聚的一種方式。希望藉由茶空間能夠強調這樣的台灣茶文化而非高不可攀,「砌一壺茶,以此淨心」是對此空間的中心思想,雖不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程度,但希望呈現身居陋室卻自得其樂的美感與美學。
「靜心、當下」的空間是我心中屬意的台灣茶屋型態。喝茶與泡茶是體驗自然的一種方式,茶葉來自大自然,也因此在享受砌茶的過程中,應要能夠體驗到「自然」。也因此如何自然的呈現空間本質則是設計茶屋時最重要的一環。讓喝茶是靜心、是交流,是一種不刻意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並且俯拾即是。
這樣的初衷不僅成為空間設計的重要關鍵概念,也是設計團隊為「兆兆茶苑」所設定的品牌精神,藉著演繹台灣茶文化,轉換為實體空間、整體氛圍及品牌價值,這些皆是近距離觀察茶人、烘茶師傅以及從小浸淫於茶文化中的心得。藉此,讓台灣好客、自然及不刻意的茶文化透過兆兆茶苑的空間設計及品牌價值設定,能夠散發獨特專屬的韻味。
設計團隊 SOAR Design 合風蒼飛設計+ 張育睿建築師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