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50 到 1970 年代,鐵花窗曾經是台灣街頭巷尾最美的風景,兼具防盜、美感功能的鐵花窗,或者用各種幾何圖形,展現師傅的精湛手藝,或者用山脈、花朵、音符、水果、動物等圖案,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可惜隨著不鏽鋼、鋁窗興起,以及成本考量等眾多因素,如今美麗的鐵花窗,已經被千篇一律的制式鐵窗給取代。雲林縣口湖鄉的「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由水牛設計團隊與芃芓藝術工作室、永燊達金屬合作,透過鐵花窗圖案設計,紀錄一個個在地生活文化故事,重現當年台灣最美麗的鐵花窗風情。
雲林椬梧位於嘉南平原西側的口湖鄉,當地梧北社區的紅磚平房,建構出難得一見的農村風情。來自芃芓藝術工作室的藝術家黃啟軒、蔡佳吟,在當地舉行多場工作坊、田野訪調,在與村民聊天的過程中,蒐集許多在地故事。
有無怨無悔陪伴妹妹的素人水墨畫家哥哥,有取名自團員年紀加起來超過千歲的千歲醒獅團,有用務農和柑仔店養活一家人的 92 歲阿嬤,有用自創詩句裝扮自家房屋外牆的才氣大哥等等等等,他們將這些故事化為視覺圖像,以「手」串連起每扇鐵花窗的構圖與故事,再融入當地的農產品等在地元素,獨創性高,並深深散發著濃濃的情感,保留著生活一點一滴的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鐵花窗的製作,找來了以鐵作藝術家曾文昌為首的永燊達金屬團隊,堅硬的鐵條經過凹折、扭轉、削磨、鎚打、焊接、研磨,最後化為藍綠色的筆觸,只為了呈現藝術家的原創圖案,好像有種千錘百鍊始成鋼的感動。他是這麼說的:「我一直深信,每一件用心做的作品,都會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歡迎大家有空時,可以到梧北社區欣賞這些難能可貴的美好,也希望未來在台灣的每個角落,都能看見越來越多貼近在地文化的創作。
Photos: 大同的臺南與京都
文章來源 大人物 |